許良英先生是對我的思想影響最大的人之一。他2013年1月28日去世以后,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全打亂了,好像只有寫點東西才能平復我激動難抑的心情。
在許先生九十壽辰紀念文章中,我初次提出他的五大貢獻。這次又進一步做了梳理,我認為許良英的五大貢獻是:科學家的社會責任、以愛因斯坦研究促進中國改革開放、研究民主理論和促進中國民主化、對“反右”運動的歷史反思、在中國全球化進程中傳播普世價值。
一是科學家的社會責任。許良英從小就對科學十分著迷。1957年,許良英與范岱年合著的《科學與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7月24日,胡耀邦總書記提議中共中央書記處組織科學家為書記處成員和國務院領導講授科學技術知識,第一講由錢三強講授科學史,講稿是許良英和李佩珊起草的。講稿反復強調的一個論斷就是“科學和民主是現代社會賴以發展、現代國家賴以生存的內在動力。”1983年,許良英和李佩珊主編的《20世紀科學技術簡史》由科學出版社出版。2008年,許良英被美國物理學會授予薩哈羅夫獎,許良英被認為是科學家履行社會責任、捍衛人權的典范。
二是以愛因斯坦研究促進中國改革開放。許良英從小就十分崇拜愛因斯坦,初中二年級就為愛因斯坦的故事所吸引。18歲時就精讀了愛因斯坦的文集《我的世界觀》。書中很多思想對許良英的一生都產生了重大影響。1957年“反右”運動時,許良英被定為極右分子,他選擇回鄉務農“自謀生路”。1962年于光遠邀許良英參加《關于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的重要著作選譯擬目》的編譯工作。從此,許良英走上了研究愛因斯坦的道路。后來,許良英成為了中國乃至全世界不可多得的愛因斯坦研究學者之一。他編譯的《愛因斯坦文集》迎合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社會需求,引起了讀者的高度重視。據說胡耀邦看完此書后,也向人們大力推薦此書。
三是研究民主理論和促進中國民主化。許良英上世紀80年代初關于民主的代表性的文章是《論科學與民主的社會功能》。1989年1月,許良英與老同學施雅風發起42人簽名的聯名信,要求政治民主化,這在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1992年,許良英發表在《未來與發展》上的《沒有政治民主,改革不能成功》一文,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反響。1989年以后,許良英與夫人王來棣全力以赴研究民主的歷史與理論。這些研究成果必將在中國民主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四是對“反右”運動的歷史反思。1986年,許良英等3人發起“反右”30周年學術討論會,這個倡議引起了全國的軒然大波。由于政治的干預,這個會議沒有如期進行,但是理清“反右”運動的歷史真相,一定是走向民主的基石。
五是在中國全球化進程中傳播前瞻性的價值觀。2008年發生的汶川地震,使得價值觀的討論驟然熱了起來。許良英積極參與了這場討論,澄清了許多混亂的概念。2008年8月7日,一位西方國家領導人來北京參加奧運會的路上,途經泰國曼谷時發表演講,在演講中引用了許良英的觀點:“正如中國科學家許良英所說,‘向往自由、平等,是人類的普遍人性’”。
在許良英的追悼會上,我獻了一篇悼詞:“許良英和愛因斯坦一樣,是一個純粹、率真的人。他對科學民主不懈追求,他的努力在于使中國融入世界。”
全球化有若干層級,最低層次的是貨物在全球流動,其次是資本和技術在全球流動,最高層次的是價值在全球流動。許良英的貢獻就在于從價值層面推動了中國的全球化。
——本文發表于2013年第3期《中關村》雜志“科技·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