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于2004年啟動全面城市化,撤銷鎮的建制,設立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民委員會;2010年深圳拉開特區一體化建設帷幕;國務院于2018年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同年,深圳提出實施“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發展戰略,打造市域一體化新格局。
1.持續推動特區一體化建設。特區一體化建設拉開帷幕以來,深圳市委、市政府持續加大政策、資源等向原特區外地區的傾斜力度。強區放權實現基層治理扁平化。2007年起,深圳在原特區外陸續成立光明新區、坪山新區、龍華新區和大鵬新區。此后,經國務院批復同意,龍華、坪山和光明由新區升格為行政區。深化改革探索城市治理智慧化。為突破管理瓶頸,原關外各區根據轄區實際情況推進改革,以智慧化等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效率,逐步向原關內看齊。聚焦短板推動社區治理精細化。通過對社區這個城市的基本單元精雕細琢,創新社區治理體制機制,推動基層治理精細化。
2.深入推進“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發展戰略。攻堅“東進”,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龍崗區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全力打造高水平的深圳東部中心;坪山區打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坪山”,以“創新坪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布局“西協”,打造灣區“交通核心引擎”。南山區逐步形成‘一軸一帶三組團’的城區發展新格局;寶安區打造珠江東岸最具競爭力的灣區交通引擎。“南聯”香港,提升深港協同發展水平。福田區打造離岸、跨境、國際化的創新高地;鹽田區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城區。“北拓中優”,構建組團式城市空間結構。光明區緊抓深圳“北拓”戰略機遇,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龍華區充分發揮深圳北站門戶樞紐的優勢,大力發展高鐵經濟,同時推動與周邊城市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