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日,在2023全國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與標準創新大會上,全國工商聯發布了“2023民營企業研發投入、發明專利榜單和2023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創新狀況報告”。全國工商聯已連續25年開展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旨在樹立中國民營企業發展標桿,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展示中國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成效。
長城戰略咨詢受全國工商聯委托,支撐報告的編制及數據分析。在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數據基礎上,以規模民營企業調研數據為基礎,選取研發經費投入前1000家企業進行了具體分析,形成2023民營企業研發投入榜單、發明專利榜單及創新狀況報告。
民營企業研發投入、發明專利榜單的入圍門檻進一步提高
2023民營企業研發投入500家的入圍門檻為4.28億元,比上年提高1.91億元。平均研發投入強度為3.54%,相較于去年提高1.48個百分點,相較于全社會R&D經費投入強度高1個百分點。
2023民營企業發明專利500家的入圍門檻為132件,共擁有國內有效發明專利44.59萬件,占全國企業的18.84%。
民營企業研發投入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強化
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研發費用總額1.24萬億元,同比增長14.37%。60.1%的企業具備高技術、高成長、高價值屬性,其中,高新技術企業594家,瞪羚企業91家,獨角獸企業8家。從行業分布角度,信息技術、裝備制造等產業更加重視核心技術攻關,保持較高的研發強度;從區域分布角度,東部地區和重點區域的創新示范引領作用顯著,創新型企業、研發人才虹吸效應進一步增強。
民營企業科研組織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強化
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家創新平臺體系建設,其中,有391家參與建設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占填報企業的45.8%。此外,入圍企業普遍走自主創新道路,注重產學研合作和人才引進。近六成企業通過三種及以上的多元方式掌握關鍵技術;88%的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開展合作;675家企業認為開展產學研合作對企業技術創新支持作用很大。
民營企業成果轉化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強化
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積極創造運用知識產權,凸顯領軍企業引領優勢。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共持有國內外有效專利106.2萬件,每億元研發費用的專利申請數量為19.3件。從行業分布角度,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擁有國內有效專利最多;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擁有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最多。從地域分布角度,國內有效專利數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為廣東、浙江、北京;東部地區入圍企業共有國內有效專利77.8萬件,占總體的86.6%。
入圍企業積極開展標準化工作,有710家企業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總計達到25347項;有508家企業獲得過國家及省級的科技獎勵或質量獎。
民營企業創新績效和創新態勢進一步向好
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規模穩步增長,研發投入對經營績效的支撐作用顯現。根據近三年的數據,入為企業營業收入、資產總額、出口總額平穩增長,盈利水平小幅下降。企業研發人員占比對凈資產收益率有顯著正向影響,上一年度的研發強度和研發人員數量與營收增長率也有顯著促進作用。
我國民營企業與全球創新企業的差距正在縮小,創新能力追趕國外態勢明顯。2022年全球研發投入1000強企業的研發投入總量是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的5.96倍,平均研發強度高出2.05個百分點,但是,全球研發投入1000強企業中,中國企業的研發投入增幅最高,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增幅比全球研發投入1000強企業高出0.39個百分點。
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積極實施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入圍企業主動把握創新機遇,將提升核心競爭力、關鍵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水平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超六成企業已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635家企業已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降本增效。八成企業開展了綠色低碳轉型,普遍實施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開展“綠色化+智能化”改造、推動產業鏈綠色協同發展、開展碳排放測算、開展綠色低碳技術攻關的企業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